《春》教学反思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写景的典范之作。我原来在上这一课时,总是担心学生分析不到位,于是我总是逐字逐句的引导学生分析,时间长了,有的学生开始烦了,有的学生开始走神了,到最后总是自己唱独角戏。通过新课改,我从转变学习方式入手,重新找一条好的路子,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经过实践,居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早自习,我要求同学们读熟课文,背诵喜欢的自然段。一上课,我试着让几个学生背诵,本意是提高他们的兴趣与信心,可没想到,起来的几位学生不但背得很熟练,而且还很有感情,听的同学就觉得 是一种享受。在同学们对预习案进行展示点评后,进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主要是对语言的品读,这更让我看到了集体了力量与智慧。
在品读“春草图”时,同学们能准确地分析“钻”“偷偷”等词的妙用,也能找到本段具有表现力的句子。
“春花图”里的几个优美句子一下子就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这句里的比喻与排比手法让学生很感兴趣。“闹”、“散”字的妙用也没有逃出同学们的眼光。如果展示的同学回答不够完整的,其他小组同学踊跃的起来补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在品读“春风图”时,学生能从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进行赏析,学生在讲解时,声情并茂,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去想象,去回味,真让我感慨万千!我想如果没有小组合作的解读,仅凭个人的力量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在小组互相学习交流中,时间很快过去了,同学们意犹未尽。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探究,研究问题。这节课我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充分展示自己的各种能力,这样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虎威中学 隆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