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合镇中心校 向素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仅靠课内阅读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语文课堂要由课内向课外伸,才达到一定量的积累。
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就要一改以前的一篇篇地教学方式,即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方式, “一群群”地教。所谓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构建,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是对阅读教学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思想教学的创新。
4月16日,丰都县关工委,教育关工委在我校举行的《青蓝传帮带》活动中,我应学校的领导要求,上了一节群文阅读课。各位领导给我的课给予了肯定,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对群文阅读课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次群文阅读我选用了《新语文读本》中的文章,《明锣移山》、《晴天有时下猪》、《咸的糖,甜的盐》,确定一个主题《不可思议的情节》。说实话,让同学们阅读这一组文章,我相信大家都很感兴趣,但要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或明白点什么,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所以在本课预案中设计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这些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要加入不可思议的情节。在针对对内容的掌握情况了解时,让学生用上关联词语说说不可思议的情节与不可思议的原因。
在教学时,通过巧妙的开课,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激发了阅读兴趣,孩子们的表现很出乎我的意料,在自主学习时,都能够紧扣主题阅读,找出文章中不可思议的地方。学生在自读感悟,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很快弄明白了作者创造出这些不可思议的情境的作用,在交流感悟时,有几位同学的发言更是出乎意料的好。是我在备课时没有预想到的。自然就会引发学生对一些生活中一些事情的思考,很自然的进行拓展,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美好的思想。为马来西亚失联客机MH370加上一些不可思议的情节,使整件事情发生变化,故事多样化。学生的想象不可思议却又表达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美好的愿望。的确,只要老师懂得放手,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
但由于平时对学生训练阅读速度不到位。所以在自主阅读勾画文章中不可思议的情节内容时用去了较多的时间,所以在引导学生对文本深度理解和挖掘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老师不可能很深很细很透地去讲析文章。一节课40分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面面俱到,要学会有所放弃。才会让学生有所收获。
群文阅读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的开放,学习内容更活。我相信,群文阅读课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努力,学生才会有所获,我们的课堂才会有所提升,才会注入更多的活力。
评论